震惊! 盲埋孔电路板之微软为何把自己的服务器丢到了海里?
盲埋孔电路板小编还记得前段时间各个互联网大佬跑到贵州大山里圈地,建数据中心的事儿。大佬们圈地的原因不外乎,这样的选址经济又实惠,安全又保密,何乐而不为。
但你以为在大山沟沟里建数据中心,这思路已经算绝了?那还是比不过微软——“你们都在陆地上建,那我偏偏要在水里!”Project Natick计划了解一下?
这个“水下数据中心计划”由微软的特殊项目团队发起,从2014年就开始了筹备,直到2015年8月才进行第一次实体实验。第一次入水,工程浩大。
首先,是装载工作。如果要问电子设备的天敌是什么,水排在第一位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而这个天敌,恰巧是Project Natick计划不得不面对面硬钢的难题。近300台台式电脑计算能力的服务器,被装入了一个重达38000磅(约17吨)的钢制密封舱内,完全与水隔绝开。而为了实时监控舱体在水下的情况,及时发现硬件故障和漏水风险,密封舱的水下系统配备了100多种不同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压力、湿度的一些列指标。
做好了一系列的陆上准备后,就该按计划下水了,海上操作平台走起,起重机开起。这么大个钢制封闭仓,是怎么完成冷却散热工作的呢?答案是下图中的这个冷热交换器。交换器舱体外一个,舱体内一个,里面装满了淡水,内外淡水交替循环即可起到散热的作用。
毕竟是第一次,计划还处于试验阶段,微软团队每隔一个月就会派工作人员对舱体进行全面检测。整个试验持续了差不多5个月,5个月后,舱体被打捞出水,运回公司又各种检测。
说实话,这整套操作,小编横看竖看都比在贵州大山沟建数据中心费事儿。
但要说优势,那也的确是陆地建库难以企及的要节能。熟悉数据中心运维的应该都知道,数据中心最“浪费”同时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项能耗是服务器冷却。
而深海环境的低温、高比热容的环境,简直就是个免费的巨型冷藏室,可以高效解决服务器的发热问题。这么看来,这个水下数据中心一旦建成,对节能节耗来说是很一劳永逸的事。
好消息是,Project Natick的第一次测试很成功,所以微软在今年6月1日又进行了进阶版本的实验。第二次入水,肯定得更加浩浩荡荡。这次他们把运算能力相当于千台PC的服务器送下了海。光这个密封舱就比上次大几倍。
而此次的海下服务器直接由海下电缆供电,供网,测试时间也比上次的5个月长多了5年!下次把数据中心打捞上来,就像挖到宝藏也一样,想想都觉得很开心?
ps: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IC载板发展历程,类载板有望取代HDI引领新一轮变革
- PCB之华为P30系列供应商名单全曝光!
- 电池电路板厂之从1G到5G手机进化史,鬼知道手机经历了什么?
- 电池电路板厂之手机电池的那些“误会”
- 导入采用IC基板的类基板手机HDI技术
- 【电路精选】线路板厂为你解析汽车防盗系统中的模块电路设计
- 电路板厂为您解析PCB拼板设计
- 2014中国线路板厂排名,你知道几家?
- 新能源汽车特有核心单元,带动电池线路板厂新增长
- 2015年CPCA中国PCB行业排行榜正式出炉!深联电路内资排名第10!综合排名第28!
最新资讯文章
- 5G时代给PCB厂带来哪些新挑战?
- 智能化浪潮中,电路板厂怎样推进智能制造升级?
- 智能化浪潮下,汽车车灯线路怎样实现精准控制与智能交互?
- 智能化转型,电池电路板厂如何破局?
- 手机摄像头线路板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
- 线路板厂:智能制造的未来之路
- PCB厂分享:我国新型PCB产业分析
- 探秘电路板厂:电子世界的基石缔造者
- 电池电路板厂:新能源时代的精密枢纽
- 智能音响线路板应用前景大盘点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