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169-679

首页>技术支持 >镜头模组微型化加速,手机摄像头线路板如何突破 “纳米级” 工艺极限?

镜头模组微型化加速,手机摄像头线路板如何突破 “纳米级” 工艺极限?

2025-05-06 09:50

在当今手机摄影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镜头模组微型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从最初厚重的相机模块,到如今能够巧妙嵌入轻薄手机机身的精巧设计,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手机外观的整体美感,更极大地拓展了其功能多样性。然而,镜头模组的微型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手机摄像头线路板作为其中的关键组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纳米级” 工艺极限挑战。​

镜头模组的微型化意味着要在更小的空间内集成更多功能,这对线路板的布线密度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传统线路板的线路宽度和间距通常在几十微米级别,而在纳米级工艺要求下,线路宽度需缩至 10 微米甚至更低,间距也需控制在数微米。为实现这一目标,光刻技术成为关键。先进的光刻设备利用极紫外光(EUV),其波长可低至 13.5 纳米,能够精准地在基板上刻画出纳米级别的线路图案。例如,在一些高端手机摄像头线路板的制造中,通过 EUV 光刻技术,成功将线路宽度降低至 7 微米,实现了更高的布线密度,为更多电子元件的集成提供了可能。​

 

在纳米级工艺下,对线路板钻孔精度的要求也大幅提升。

手机摄像头PCB微小的孔径不仅要保证精准的位置,还需确保孔壁的光滑度和垂直度。传统的机械钻孔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激光钻孔技术应运而生。高能量的激光束能够瞬间汽化基板材料,钻出直径在数十纳米到数微米的微孔。在钻孔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激光的能量、脉冲宽度和照射时间,可有效控制孔径的大小和形状,确保钻孔精度达到纳米级别。像某些手机摄像头线路板的微孔孔径精度已可控制在 ±50 纳米以内,极大地提高了线路板的电气连接性能。​

线路板的表面平整度在纳米级工艺中同样至关重要。哪怕极其微小的凹凸不平,都可能影响电子元件的焊接质量和信号传输。为解决这一问题,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被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化学腐蚀和机械研磨的协同作用,能够将线路板表面粗糙度降低至纳米级别。经过 CMP 处理后,线路板表面的粗糙度可低至 0.5 纳米以下,为电子元件的高精度贴装和稳定的信号传输奠定了坚实基础。​

PCB厂认识到随着镜头模组微型化加速,手机摄像头线路板必须不断突破 “纳米级” 工艺极限。通过光刻、激光钻孔、化学机械抛光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线路板得以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更高的性能,为手机摄影的持续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手机摄像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网友热评

回到顶部

关于深联|深联动态|行业资讯|技术支持

粤ICP备11062779号 集团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景路83号6A-16-17楼
深圳深联电路: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锦绣南路和一新达工业园
赣州深联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珠海深联地址: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融合东路888号
上海分公司:上海市闵行区闽虹路166弄城开中心T3-2102
美 国 办  事 处:689, South Eliseo Drive, Greenbrae, CA, 94904, USA
日本深聯电路: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錦町一丁目23番地8号The Sky GranDEAR 三階
电子邮箱:emarketing@slpcb.com

立即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