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后上传照片,‘刷脸’进行面部识别。下次再来时,即可‘刷脸’开门进店,顾客选取商品后自助手机扫码完成支付即可。”天津24小时营业的无人便利店“小麦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除了“刷脸”进门,天津的一些企事业单位还借助“刷脸”技术进行考勤登记。
今年“五一”后,国网电力公司分公司就启用了“刷脸”考勤。“大家都比较能接受这种方式,效果也还不错。”这家公司人事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
在全球倡导数字化生活的大环境之下,人们对于“刷脸”需求和热情几乎是与日俱增。
近日,北京、上海等地都出现了“‘刷脸’取款机”,农行、招行、建行等多家银行都纷纷升级ATM设备,实现不带银行卡也能“‘刷脸’取款”。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不局限于在公安、安全、海关、安防等重要行业及领域应用。随着这项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刷脸’考勤,‘刷脸’支付,‘刷脸’门禁……在中国人的‘柴米油盐’中,‘刷脸’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正在此间参加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的天津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黄玉磊说。
电池电路板的小编从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了解到,从汉王的e脸通,到阿里巴巴的“智能试衣镜”,再到百度的“模拟机场进站”,“刷脸”已经真真切切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刷脸”是数字技术在中国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数字技术已经让中国人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智能。
买菜、买早点、乘公交车、请朋友吃饭,出门不用带钱包,一部智能手机统统搞定。这些我们在1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