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埋孔电路板小编告诉你一个申请的地方,这里每天,小铺的元件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电子产品中——从硅谷创客们高精尖的最前沿产品,到非洲年轻人手中价廉物美的智能手机。一个中国南方城市的一家小铺,是中国通往全球产业链价值的一条“长尾”,更是世界感知中国活力和创新的神经末梢。——欢迎来到深圳华强北!
世界创客的“工具箱”
各国创客团队的创意天马行空,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他们所有人都共享着来自华强北的“工具箱”——再新奇的产品,众多零部件也离不开华强北的这家或那家小铺。
在大工业时代,作坊式的小工厂或许难逃被碾压的命运。但在一个拼创新、拼创意、拼个性的时代,小工厂有大作为。
“如果在美国,幸运的话,创客要花3个月时间才能找齐各种电子元器件。在华强北,最快只要一天。”
以创客们对产品创新和升级时间要求看,3个月和1天,已经不是时间长短之别,而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分水岭之一。
凭借上下游供应链、信息流、物流、人气的交汇,华强北借助互联网,使许多原本不起眼的“尾部”——小宗商品,占据了与畅销品匹敌的市场份额。
100件能做,50件也能做,小批量订货和个性化要求在一家家小铺敲定,成为小铺新的增长点。
如今,华强北已进行十几期孵化,投资100多个创业项目。
“小铺现象”闪亮全世界
曾在欧洲和美国硅谷定居创业的德国发明家米歇尔·海瑟2011年决定扎根深圳。“每次有新想法,第一反应就是去华强北的电子市场!”
直觉告诉我,这条街才是数码科技的真正圣地,深圳才是硬件创新的天堂。”
小铺带火了众多创客空间,滋养了全球的扫货客。
令人赞叹的升级与国际化,也是因势而变。
不像发达国家普遍“脱实向虚”,深圳背靠完善生产链条,华强北更是应变、求变,悄然换挡。无人机、VR、智能音箱等众多高端新产品逐渐成为众多小铺销售的主流。
华强北已不仅仅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一条街道和一座城市相连,小众制造与高端创新相得益彰,由此成为大规模商业聚集地和科技研发中心,这是小铺能通世界的大背景。
在深圳市电子商会执行会长程一木看来,“小铺现象”背后体现的是深圳中小企业制造体系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柜台一端连上的是产业链条,另一端将小小零部件、产品和中国、全世界连接在一起。”